宫腔镜检查89例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行宫腔镜检查者89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子宫异常出血66例,不孕症23例。结果 黏膜下肌瘤1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例,子宫内膜息肉17例,人工流产后组织残留13例,节育环异位8例,宫腔粘连2例,输卵管不通12例,子宫内膜炎9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助于及早发现由宫腔病变及子宫畸形导致的不孕且宫腔镜检查安全可靠,具有其他检查无法替代的优点。
【关键词】 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
宫腔镜已成为妇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微创技术。为进一步探讨宫腔镜的检查的适应证,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行宫腔镜检查者89例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89例,均为在我院门诊就诊、经妇检及B超排除子宫腔以外病变的患者。其中子宫异常出血66例,年龄20~67岁,不孕症23例,年龄26~37岁。
1.2 术前准备及手术设备
1.2.1 所有病例术前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妇科检查,查白带RT、血RT、子宫和附件B超,排除有生殖道急性炎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禁忌证者。手术时间一般选择月经干净3~7 d,经期长者选择出血减少或停止后进行,绝经后出血患者随时可进行检查,高血压患者手术前ld行宫颈管插管,其他患者于手术前2 h阴道后穹窿上卡孕栓1 mg。
1.2.2 设备 德国蛇牌宫腔镜,配备电视显像系统,膨宫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选用生理盐水,膨宫压力10.6~19 kPa。
1.3 操作方法
1.3.1 麻醉 本组病例大部分不需麻醉,仅对少部分宫颈扩张困难或情绪紧张者,给予静脉麻醉。
1.3.2 操作过程 取膀胱截石位,需同时行腹部B超监测者膀胱贮尿,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宫颈管置入浸有局部麻醉药液(1%利多卡因5 ml,丁卡因50 mg、5 ml,阿托品0.5 mg)的长棉签2 min,探宫腔深度及方向,置入4.5 mm宫腔检查镜,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膨宫介质,膨宫压力保持在13~16 kPa,按常规顺序依次前、后、左、右壁;观察子宫腔的形态、内膜厚度及色泽、有无出血及占位性病变,带有IUD者观察IUD的位置、形状与宫腔是否相称及其周围内膜情况,然后缓慢退出镜体观察子宫颈管[1]。检查中需进行定点活检或全面诊刮,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及刮除,断裂及残留IUD在宫腔镜下直视取出者,扩宫至7.5 cm再进行相应操作,组织标本均送病理检查。
1.3.3 术后处理 门诊患者术后休息片刻即可离院,常规口服抗生素3 d预防感染,术后禁止性生活2周,1周后门诊随诊。
1.3.4 并发症 本组病例无感染、穿孔、宫颈撕裂等并发症,出血在术后1周内均干净。
2 结果
黏膜下肌瘤1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例,子宫内膜息肉17例,人工流产后组织残留13例,节育环异位8例,宫腔粘连2例,输卵管不通12例,子宫内膜炎9例。
3 讨论
3.1 子宫息肉质地柔软、表面光滑,盲目刮宫可能因刮不到或只刮到一点碎片,而无法做出临床诊断,唯有宫腔镜可对其生长部位、大小形态、表面特征及数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门诊常见的疾病,通过宫腔镜可提高诊断率,并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内膜切除,避免以往的子宫切除,减少患者痛苦。子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异常子宫出血是妇女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成为宫腔镜检查的常见指征,本文异常子宫出血66例,占全部镜检病例的74.2%。节育环异常导致子宫异常出血8例,行宫腔镜检查能及早发现环位下移、偏斜、变形、嵌顿、IUD偏大或偏小等异常。
3.2 宫腔镜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 不孕症患者就诊时,医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到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有无排卵上,常常忽视了宫腔内病变的存在。宫腔镜能直视宫腔,对子宫异物、子宫粘连及宫腔畸形等直接诊断,同时还能在镜下进行子宫异物取出、子宫粘连松解及宫腔纵隔切除等手术治疗。不孕症患者及早行宫腔镜检查,以明确不孕原因,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3.3 宫腔镜检查直观、安全可靠、漏诊率低,即查即治。掌握这项检查诊断技术比传统检查难得多,尤其要在膨宫液体中检查,是传统检查没有遇到的问题[2]。在宫腔镜检查前应仔细询问病史,避免在盆腔、阴道等急慢性炎症时进行手术,手术前后要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在宫腔镜检查中,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充分扩张宫颈,因人而宜保持适当的膨宫压力,对怀疑有癌肿、结核或哺乳期、绝经后易发子宫穿孔者,可在B超监护下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王永来.内镜技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4):666.
[2] 范秀华,陈素琴.宫腔镜在宫颈管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