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有用文档网!

当前位置: 有用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 浏览次数:

查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自春秋时查延受姓肇始,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历史。

浙江海宁查氏崛起于明代,鼎盛于清康熙时期,将崇文风气发扬光大,成为名震江南的“文宦之家”,康熙年间更是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查氏宗祠还有康熙皇帝亲笔题封:“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家族文气之盛,可谓天下独一份。

几百年来,查家历经皇帝恩宠,天子剿杀,实业复兴,文学振家,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而最出名的,则是一代武侠文学宗师——笔名金庸的查良镛。查家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也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名字——蒋百里、徐志摩、钱学森、琼瑶等等,家族人才之盛,叹为观止。

《孟子》中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而定居海宁六百多年来,虽然历经了多次改朝换代与战争动荡、变故,海宁查家不但没有湮没,反而代代兴旺,家声烜赫冠前贤,始终是江南望族。这个家族有着源源不绝的涵养与力量,令人钦佩。

【家史】

先祖:以儒为业 诗书传家

“査”姓来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676年,鲁庄公之子姬延被封为子爵,“食采于査邑”,便姓了“査”,在山东一带繁衍生息。五代十国时期,査氏出现了第一位名人——南唐军事将领查文徵。查文徵一家迁徙到安徽婺源(今江西婺源)定居,直到元末天下大乱,其后人査瑜带着妻儿老小,沿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坐船躲到嘉兴。经朋友介绍,査瑜到海宁袁花镇一户人家当家庭教师。他欣喜地发现,袁花镇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民风淳朴,跟婺源很像。更巧的是,婺源有个凤山岗,海宁有座龙山,合起来便是“龙凤呈祥”,正是吉兆。于是,査瑜举家定居这片“福地”,勤恳耕作,敦睦乡里,耕读传家。

从迁居海宁的第二代开始,査家便成为有名的“文宦之家”。第一位显达之人是查瑜之子查恕。他一心一意钻研医术,外号“査一帖”,只要一帖药就可治好病,且医德很高,为穷人免费治病,闻名江南。他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赞赏,被任命为太医院国医,获赏一品冠服。

大约过了100年,明弘治三年(1490年),第五代查焕考中进士,成为查家登科甲的第一人。明朝一代,查家中进士6人,其中查秉彝、查志立、查允元祖孙三代连中进士,在当地传为盛事。

到清朝康熙年间,査氏家族人丁超过300人,进入全盛时期。十余人考取进士,5人进入翰林院,其中查慎行(原名査嗣琏)、查嗣瑮、查嗣庭更是亲兄弟三人同为翰林院编修。査家因此有了“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之誉。

金庸先祖查升(1650—1707),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时康熙选儒臣侍值以备顾问,查升经荐入直南书房多年,累迁至少詹事。他的书法秀逸,得董其昌神韵,小楷尤为精妙,四方求书法者甚众。他经常在晚上燃烛挥毫,著有《淡远堂集》。时人称查升书法、查慎行诗、朱自恒画为“海宁三绝”。康熙称赞说:“他人书皆有俗气,唯查升乃脱俗耳。用工日久,自尔不同。”查升办事又谨慎勤敏,备受器重,康熙帝赐书、画、御笔、砚台,赐第西华门,亲笔题写了“澹远堂”的匾额赐予他,并赐予查家一副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寥寥十余字,勾勒出康熙对査家的盛赞。此外,康熙还陆续为査家题写了“敬业堂”、“嘉瑞堂”的匾额,查家恩宠冠绝一时。

善于科考的査家子弟靠八股文走向了家族兴盛,然而同样是文字,给他们带来了不祥之兆——“明史案”牽连到了他们。

明末清初,浙江一户姓庄的大户人家编了本《明史辑略》,请了16位名士帮忙修订。查家的査继佐也收到了邀请,但他生性谨慎,并未答应。书成之后,为了扩大名气,庄家自作主张,将査继佐的名字列在修订者之中。此书大量刊印,流传甚广。清初权臣鳌拜以书中有“讽刺朝廷”的内容为由,下令彻查,杀戮上百人,査继佐以“大逆罪”被判腰斩。幸好之前査继佐上书浙江官员,声明自己并不知情,再加上与康熙关系密切,几经周折,他才被放出来,海宁査家侥幸免罪。

在查良镛的直系先祖中,最有名望的当算查慎行、查嗣庭兄弟。查慎行原名嗣琏,字夏重,后受《长生殿》案牵连改名慎行。他是康熙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职内廷。他曾追随邑人远征云贵,讨伐吴三桂残部,故有不少诗作反映战争残酷和民间疾苦。入京为官后,他深悉官场内幕,看破世情,厌倦仕途,于是归田家居。后赋闲作诗,著有《敬业堂诗集》等著作,是清初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查嗣庭乃查慎行的弟弟,官至礼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年),查嗣庭主持江西省试,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里的一句话,但有人却向皇帝报告:“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掉上半截,岂不是砍掉了皇帝的头吗?

雍正勃然大怒,大发龙威,立即下令逮捕查嗣庭入狱,又下令查抄他的诗文笔记,认为其中语多悖逆,心怀怨恨,谤讪朝廷,因而钦定“大逆不道”之罪。查嗣庭在狱中病死后,还被戮尸枭首。其亲属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捕,其兄长查慎行被定为“家长失教罪”,被逮入京,一年后放归,不久就逝世了。査家300余名男丁被杀、被流放,女人全被罚为奴仆。

比扼杀生命更狠的,是扼杀査家的科考机会。雍正以“出了査嗣庭这样的士林败类”为由,下令浙江6年之内不许进行会试。诗文尽毁,书生无路,这是査家的灭顶之灾。

“科场案”夺走了査家数人的生命,但它没有摧毁查氏的文气。幸存的査慎行从此不再入朝为官,一是醉心写诗,培育出一个新的査氏家族诗人群体,这批人出了100多部著作,到乾隆年间,其中一部分被收入《四库全书》。二是醉心藏书,査慎行建起的“得树楼”,加上査家历代传下来的“澹远堂”、“双遂堂”、“查浦书屋”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图书馆。

这也算因祸得福,査家不再把重心放在科举上,而是专注于文学,终于泽被后人。金庸出生在海宁,小时候在老家度过。他后来回忆童年时说自己家中有很多藏书,家人间也非常友善、文雅,这些家族氛围让金庸受益匪浅,这也是他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根源。

父祖:高义薄云 仁人志士

到了近现代,査家全面复兴,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既有诗人查良铮(穆旦),也有教育家查良钊、查良鉴,还有“纺织大王”查济民。而金庸的祖父与父亲,人生也颇为传奇。

金庸的祖父名查文清,是海宁查氏最后一个进士,1890年任丹阳知县,第二年便发生了“丹阳教案”,查文清是傲骨气节的忠良,他不满外国人欺负中国人,当时有民众烧教堂,查文清不愿让无辜百姓获罪,扛下“纵逸”的罪名,辞官返乡。

祖父的经历和品行,在金庸的心中烙上了深刻的印记,他一生都以祖父为傲。

影响金庸至深的另一人,就是其父查树勋。

查树勋(又有作查枢卿、查懋忠),生于1897年,是当时著名的教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的毕业生。在当时的落后中国,查树勋是典型的精英,中西结合的人物。他曾鼓励金庸说:“你表哥徐志摩读剑桥,你以后也要上剑桥。”因父亲的这句话,金庸在八十多岁的高龄还去读了剑桥大学。

查家是文化世家,金庸的母族徐家则是古镇上的一大富商,祖代相沿经营着酱园、绸庄、钱庄。金庸生母徐禄是诗人徐志摩父亲最小的堂妹。1914年,徐禄与查树勋结为夫妇。成亲以后,徐禄与查树勋感情笃深,先后生下查良铿、查良镛、查良浩、查良栋、查良钰五子和查良琇、查良璇二女。

1937年,日寇侵入江南,查树勋夫妇带着全家逃难,徐禄得急症病亡。当时,13岁的金庸尚在嘉兴读书。

徐禄病亡满3年后,查树勋续弦再娶,小他17岁的顾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二人先后生下四子二女。

查树勋为人正直,热心办学校,从义庄拿出了一笔钱,兴办了龙头阁小学,孩子们均免费入学。让人感慨的是,他后来就是在这所小学的操场上被枪决的。

变故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镇反”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搞“杀、关、管”。镇反人员组织村里人揭发查树勋的罪行,但他一贯为人很好,周济乡里,受到尊敬,没有人揭发他。最后,邻村有一个残匪出来揭发他窝藏枪支。最终给他罗织的罪名是四个:抗粮、窝藏土匪、图谋杀害干部、造谣破坏,决定以不法地主罪,予以枪决。

1951年4月26日,查树勋被枪决。人被处死后,顾秀英才知道消息,赶来时丈夫已横尸操场边。妻儿们把他的遗体拉回家,连夜掩埋,不敢留坟头。

后来几十年间,顾秀英一直多方奔走申诉,称丈夫无辜。金庸当时正在香港《大公报》上班,听到父亲被枪决的消息,悲痛万分,哭了好几天。

30年后,海宁县委、县政府与嘉兴市委统战部、市侨办联合组织调查组,对查树勋案件进行了复查,最后由海宁县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宣告查树勋无罪,给予平反昭雪。金庸得知后,专门致信海宁县委领导:“大时代中变乱激烈,情况复杂,多承各位善意,审查30余年旧案,判决家父无罪,存殁俱感,谨此奉书,着重致谢。”

金庸:侠之大者 武林至尊

金庸(1924—2018),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先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勋衔,法国文化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衔,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入围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作为华人世界里前无古人的通俗小说作家,金庸所创作的多部武侠小说风行天下,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的版本的次数创下世界纪录,在世界华人中影响巨大。

金庸祖籍安徽桐城,出生在浙江海宁。金庸小时候,家里住在海宁县的袁花镇上,有三间书房,里面有很多书,从国学经典到新文艺作品,甚至还有世界各地的旅行记,天南地北,无所不包,这些都成了金庸儿时的读物。金庸的父亲给他送礼物,动不动就送书。10岁那年的圣诞节,父亲送给了小金庸一本狄更斯的《圣诞颂歌》。这本书对金庸的影响甚大,很多年后,每到圣诞节,金庸都要翻出这本书,读上几段,怀念父亲。

初中三年级时,年仅15岁的金庸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书名叫作《给投考初中者》,指导打算升初中的学生如何考试得高分。金庸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却因为“叛逆”,两次被学校退学。他曾经在壁报上刊登了一篇自己模仿《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写的《阿丽丝漫游记》,影射学校的训导主任是眼镜蛇,因此被学校开除。后来他到了衢州中学,又积极参与反对训导主任的运动,险些再次被开除。

1944年,金庸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后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他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他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1955年开写《书剑恩仇录》,在《大公報》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林欢)。

建国不久,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来到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从而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1959年,金庸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35年,他的社评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侠小说,几乎也是以日更的节奏推进,数十年间无间断。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港,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政可以参国论要。30年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也创作出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数部优秀的武侠小说。

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就此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自此告别江湖。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金庸以除《越女剑》外的14部武侠小说书名撰写的对联,这些作品被翻译成很多文字,被无数次拍成了影视,被画成卡通,进入了电子游戏,在华人世界甚至更广泛的空间里广为流传。

1976年对金庸而言是最大的不幸年,这一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十八岁的大儿子查传侠为情所困,自缢身亡。此事成为金庸一生的伤痛。

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大陆,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1989年辞去基本法委员职务,卸任《明报》社长职务,1992年到英国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1999至2005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金庸的名气虽响彻中外,而且博古通今,历史、政治等知识信手拈来,但他依然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因此即使是在获得剑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后,金庸坚持选择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的他已经是81岁高龄。

在剑桥读书时,金庸同普通學生一样,背着双肩包,里面放满了课本。有一段时间金庸还会骑着车上课,但因为太太担心会发生危险而就此作罢。有学生想找金庸拍照、签名,金庸说:“我现在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是学生的时候,我再和你坐下来一起吃饭、喝茶。”

在金庸眼里,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永远保持谦卑的态度去探索人生中的未知,自尊而不自负,骄傲而不自满。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11月2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致唁电对查良镛先生逝世表示哀悼。同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查良镛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李克强、朱镕基、温家宝、张德江、李源潮等同志也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2018年11月12日下午4至6点设置吊唁册,让公众作最后致意,一代大侠就此仙去,留给后人无尽哀思。

【轶事】

藏糖

数年前,经过一场与病魔的大决斗之后,医生不许金庸吃甜的。但是愈被禁止愈想吃。金庸会把一条长巧克力不知不觉地藏在护士的围裙袋里面,自己又放了另一条在睡衣口袋中,有一次不小心露出了一截。

后来查太太发现了,把他睡衣口袋中的巧克力没收了。但到楼上休息,金庸再把护士围裙袋里的扒了出来偷吃。

幸亏是名誉教授

金庸应邀到北京大学演讲。一开始,他就对同学们说:“我刚从绍兴过来。在绍兴的兰亭,那里的人让我写字。我说,这可不行,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字的地方,我怎么能写?而他们不干,非要我写。于是我就写了一行‘班门弄斧,兰亭挥毫’。今天,北大又让我在此讲学,又是一种怎敢当的心情,于是我又写了一行‘草堂赋诗,北大讲学’。我是搞新闻出身的,做新闻是杂家,跟专攻一学的教授不同,如果让我做正式教授的话,那是完全没有资格的。幸亏我当的是你们的名誉教授。”

见不见怪

当年《天龙八部》在《明报》连载时,金庸曾数次离港外游。小说连载不能断,他便请好友倪匡代笔。在小说第89回中,阿紫的双眼被丁春秋戳瞎,这个情节其实是倪匡写的。后来,金庸则以换眼治疗的手段让阿紫复明。

在修订《天龙八部》时,金庸想重写这一段,于是便去问倪匡:“倪匡,我想把你所写的那一段删去,不知你是否见怪?”

不料,倪匡大声道:“见怪,见怪,大大的见怪!”见朋友反应如此强烈,金庸有些不知所措。倪匡见他为难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金庸,我见怪的不是你删去我写的文章,而是你来问我。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你应该知道我是不会见怪的,真是!”后来,金庸重新写了一段文字,代替了倪匡所写的几万字,统一了小说的风格。

【解密】

大文豪罗曼史:三次婚姻,一生暗恋

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中编织了大量的爱情故事与恩怨情仇,但是金庸本人的爱情与婚姻外界一直讳莫如深,显得尤为神秘。金庸情史,大致归结为三次婚姻和一次暗恋。

金庸第一任妻子叫杜冶芬,美艳动人,人称杜四娘。说起两人的相识,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1947年,年轻的金庸在杭州《东南日报》工作,负责幽默副刊,与杜冶芬的哥哥杜冶秋通过书信往来相识。

一个周末的下午,金庸登门拜访,邂逅了时年17岁的杜家大小姐杜冶芬。杜小姐活泼幽默、聪明善辩,一下俘虏了金庸的心。第二天他送去戏票,盛情邀请杜家一起看戏。之后金庸就成了杜家常客,与情窦初开的杜小姐双双坠入爱河,1948年两人在上海举办婚礼。金庸南下香港,杜冶芬也跟了去。陌生的城市让初来的杜冶芬很难适应,再加上金庸昼夜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她,结果夫妇感情疏远,最后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对于两人的分手还有一个传闻,是杜冶芬有了外遇。对这个问题,金庸一直沉默,直到74岁时他才对记者说:“现在不怕讲,我第一任太太背叛了我。”

金庸第二任妻子朱玫,是新闻记者出身,美丽能干,懂英语,比金庸年轻11岁。二人相恋时金庸还在《大公报》工作。而金庸长子查传侠出生之后,也正是创立《明报》之际,朱玫与金庸共患难,成就一段令人难忘的相濡以沫的历史。

《明报月刊》初创时期,金庸全力以赴,日夜忙个不停,那时两人已有二男二女共四个子女,朱玫除照顾孩子,每天还要给他送饭。《华人夜报》创刊时,她担任社长,之后还是《明报晚报》的采访主任。1976年1月《明报月刊》创刊10周年,金庸写下《“明月”十年共此时》回忆道:“我妻朱玫每天从九龙家里煮了饭,送到香港来给我吃。”

当时《明报》办得颇具规模,金庸的婚姻却出现裂痕,最终走向离婚。朱玫很能干,对工作很认真,甚至有点固执,两人时常因为工作大吵。

离婚后,1998年朱玫于香港因病去世,替她拿死亡证的是医院的员工。金庸曾脸带愧色地说:“我对不起朱玫,我作为丈夫并不很成功,我心里感觉对不起她,她现在过世了,我很难过。”

金庸的第三位夫人林怡乐是金庸的忘年交。这个服务员出身的女人用自己的美貌和聪慧缔造了与金庸的一段情缘。关于两人的结识还有一个“10元小费”的传闻。

据说,认识金庸时,林怡乐刚刚16岁。一天,金庸到一家酒店用餐,當时还是服务员的林怡乐认出他是金庸,两个人闲聊了几句。结账时,金庸要给林怡乐10元小费,不想却遭到拒绝。林怡乐说,金庸是文人,靠写稿维生,赚钱也比较辛苦,这10元小费她不会要的。金庸想不到这个女孩子年纪轻轻却说出这番话,心里很是感动,后来两人成了朋友,渐渐生出情意。

林怡乐貌美而聪颖,很多人暗地里都称她为“小龙女”。这个年轻的太太很会照顾金庸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不准他吃这吃那,而他也乐于接受。

除了三位太太,金庸还有一位暗恋一生、爱而不得的梦中情人——夏梦。

金庸曾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夏梦,原名杨濛,1933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因天生丽质,1950年,17岁的夏梦签约香港长城电影公司,随后接连出演《娘惹》《孽海花》《王老虎抢亲》《似水流年》《禁婚记》《绝代佳人》等40多部流行一时的电影,20岁出头就红极一时,凭借清纯可人的形象,被誉为“东方的奥黛丽·赫本”,金庸也对她一见钟情。她也是金庸笔下“小龙女”、“王语嫣”等女主角的原型。金庸圈内好友、香港言情小说家亦舒更言,如果不懂得金庸对夏梦的感情,则很难理解金书中所表达的情感世界。

但金庸对夏梦的爱并没有成功,1954年,年仅21岁的夏梦突然答应嫁给商人林葆诚,闪婚让金庸措手不及,离异的他还没正式展开追求,梦中情人就这样离开了他。

1959年,金庸带着失意与无奈离开了长城影片公司,创办《明报》,致力写作武侠小说。他创办《明报》不久,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他就在《明报》上系列报道夏梦的游踪行迹,而且还开辟了一个专栏———“夏梦游记”,一连多天登载夏梦所写的旅游散文和小说。

1976年,夏梦告别了从影17年的生活,告别了香港,移民去了加拿大定居。在她远别去异国之际,金庸情心依依,破例把这一件本是很平常的事,一连几天在头版头条位置上,用了很大篇幅详细做了报道。不仅如此,金庸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社论———《夏梦的春梦》,向这个善良女人祝福。

2016年10月30日,夏梦去世,享年83岁,两年后的同一天,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

【家训】

我今年老,戒尔诸孙:凡在童稚,读书为本。勤俭为先,兼知礼仪。及其成人,五常莫废,出则有方,入则孝悌。兄弟之间,本同一气,切勿相争,自相弃矣。妯娌之间,纺织为最,虽云异姓,和如姐妹。

戒尔子孙:毋贪于酒,酒能乱性,亦能招祸;毋贪于色,色能丧身;毋学赌博,赌则败家;毋好争讼,讼则受辱。凡此四事,警之戒之。

和于邻里,睦于亲切。择良而交,见恶责己,毋堕农事,毋失祖业,顺之则行,逆而则止。言必择善,行必和缓,毋以暴怒,招其祸衍。

食但充口,毋贪美味;衣但蔽寒,毋贪绫绢。非礼勿取,量力节俭。凡使奴婢,亦当宽缓。凡此数事,斟酌而行。

戒尔子孙,谨守良规,从之者昌,逆之者殃,成败之际,如在反掌。

【家族】

海宁查氏名人大家辈出,自第七世起的排字辈分为: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传家孝友华国文章,宗英绍起祖德载光。

家族著名人物代表有:

查继佐(1601-1676),初名继佑,别号东山钓史、钓玉,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明朝亡后,随鲁王监国绍兴,授兵部职方,在浙东地区亲自率军抗击清军。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占绍兴,隐居海宁硖石东山万石窝,改号为左尹非人。顺治九年(1652年)于西湖觉觉堂讲学,旋至杭州铁冶岭之敬修堂讲学,从学者众,人称敬修先生,著有《罪惟录》《国寿录》《鲁春秋》《东山国语》《续西厢》等。

查慎行(1650—1727),初名嗣琏,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清代诗人,为“清初六家”之一,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中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职内廷。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年),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苏轼、陆游,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查升(1650—1707),字仲韦,号声山,清代书法家。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时康熙选儒臣侍值以备顾问,他经荐入直南书房多年,累迁至少詹事。著有《澹远堂集》。时人称查升书法、查慎行诗、朱自恒画为“海宁三绝”。

查济民(1914—2007),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1945年被上海工商界推选为纱布接收大员,成为上海工商界著名人士之一。1947年举家赴港,1949年于香港荃湾创办中国染厂,1958年创立新界纱厂,1982年中染大厦落成,此后陆续开办百老汇制衣厂、名力集团、香港兴业有限公司、查氏企业集团和香港兴业国际集团等。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2007年3月28日辞世。

查良钊(1897-1982),字勉仲,南开中学毕业,于民国7年(1918年)赴美,留学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部,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查良鉴(1904—1994),字方季,查良钊之四弟,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政治系,后入东吴大学法律系攻读,毕业后再去美国密西根大学深造,获法学博士及法理学博士学位。1921年返国,在上海执行律师事务,为抗战前上海名律师之一。1949年大陆解放后,去台湾,初任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后任“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除在台湾各大学执教外,曾创设中国文化大学、东海大学法律系,培养法律人才无数,成为台湾法学界的权威,译著有《犯罪学与刑罚学》《证据法则要义》等。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翻译了普希金、雪莱、拜伦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除了查姓族亲,查家还有许多非常厉害的姻亲。

金庸母亲徐禄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堂姑妈,金庸唤徐志摩表哥;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给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蒋百里是金庸的姑父,蒋百里的女儿、著名歌唱家、音乐家蒋英是金庸的表姐,蒋英的夫婿、“两弹元勋”钱学森则是金庸的表姐夫;而我国著名的古建筑“纠偏大师”曹时中是金庸的妹夫。

(编纂整理:妄言 资料来源《金庸传》冷夏/辛磊著)

(责任编辑/谭洁)

推荐访问:江南 唐宋 有数

上一篇:泉殇

下一篇:榆林老街

热门排行Top Ranking

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军队战斗力损耗的新变化

关键词:军队;战斗力损耗;新变化军队战斗力的结构,是战斗力各要素间的结合方式和相互关系。军队战斗力的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

问题及整改措施 (2) 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精品文章《问题及

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 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在认真

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 关于警察的诗朗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关于警察的诗朗诵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疫情防控赞美警

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 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纳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

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简报第2期申扎县中学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篇1敬爱的党组织:我是一个普通年轻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