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有用文档网!

当前位置: 有用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9篇

| 浏览次数:

篇一: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

  考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广西关于深化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 法》,两个文件确立了我区新的高校考试制度基本框架,。如何抓住这 一改革发展的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进而形成深化普通 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是当前每位校长、学校管理层和教师 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基本处在学校课 程的顶层设计实施阶段,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将高中 课改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也为高中学校的个性化、多 样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应主要围绕以下六大问题展 开:

  一是对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真正实现从分数唯一到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意味着对考试文化的根本性突破。

  二是在行政班基础上,推进必修课程全面而实质性的走班制。

  三是新高考方案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考试选择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 择、规划人生;同时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要求学科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结构的重组将带来教师专业结构和数量的变 化。

  五是新高考方案中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学生的依据 和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分数不再是唯一 的招生录取依据,考试的区分度降低,如何实施真实有效公正的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议题。

  六是在进一步加大学校自主排课权的情况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 校如何建构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推进模式和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个性 化的办学特色。

  另外,学校教学的具体安排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看到 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将其窄化为排课表等教务工 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产生纠结;学校为应对学生选定的高考科目,在 课程设计上出现偏科,在教学上甚至重新回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实施 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也面临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现等。

  以上问题都是我校改革前进中的问题,分析和把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 于围绕主题、聚焦问题、交流研讨、才会取得共识。

  二、应统筹设计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是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到实处的关键,当 务之急是围绕主题,聚焦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五方面的问 题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和认真解决的。

   1. 把握新高考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实施新高考方案,实现学校课程统筹,实质在于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 个性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这方面,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立足学 生发展,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2)坚持现代 课程观,正确处理课程综合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突破的关 系、学生夯实基础与发展个性特长的关系。(3)体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 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形成新思路、新举 措。

  2. 建立和完善学校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 ? ? 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学校面临在学科方向分类与水平分层(按学生发展水 平分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增加参照考试科目的分类分层。如何处理好二 者的关系,实施起来困难大,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针对改革,学校对立体课程体系的建构基本思路。多样性的课程可以适 应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基础和兴趣特 长,进行选择性学习。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 治、历史、地理、技术等高考学科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 和高考政策,分为学业水平层和高考水平层两个层级,以适应学生完成 高中学业和参加高考的需求。

  3.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自我负责、主动发展 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是新高考方案的一个重要特色,然而,我们的初步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普遍缺乏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针对这一 问题,学校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自我负责、主动发展呢?

   我认为,目前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有:(1) ?在对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发展需求及高考选考学科选择意向的调查。(2) ?构 建由“人生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高中三年学业规划”三个层 次组成的结构系统。其中,“人生生涯规划”即人生发展规划,包括正 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主要解决学生的价值观问题,让学 生学会做人;“职业生涯规划”即专业方向规划,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 学会选择、学会生存;“高中三年学业规划”,解决的是让学生学会学 习的问题。

  ? (3) 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建立开放 的生涯教育体系,包括生涯课程、生涯实践基地、生涯讲坛、咨询指 导、学科渗透以及项目研究等。

  4.完善学校课程建设的制度与管理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涉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 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五方面的内容。关于如何确定观测点 以及如何形成简明有效、操作性强的测评方法,学校都没有一个明确在 操作办法。

  

篇二: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一.高中新课程结构

  (一)高中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

  首次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的概 念引入课程领域,并以此构筑新的高中 课程体系及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 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学习 领域

  语言 与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体育 艺 综合

  术

  与 健康

  术

  实践 活动

  语外

  科目

  文语

  数 学

  思想历地 政史理 治

  物化生 理学物

  通信 用息 技技 术术

  体 育 与 健 康

  美音艺 术乐术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模块

  (略)

   设置学习领域

  ➢ 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 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 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 定学分,既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并学 科目过多,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 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

  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政治、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 育与健康、 艺术(或音乐、美术)等12-13个 科目;

  • 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 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

  •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

   ➢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 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 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 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 学习单元;

  ➢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 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2学分。

   (二)高中课程内容结构示意

   语文

  必修

  语语 语语 语

  文文 文文 文

  选修 系列

  诗小 新语

  歌 与 散 文

  说 与 戏 剧

  闻 与 传 记

  言 文 字 应 用

  文 化 论 著 研 读

   数学

  必修

  •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

  概率 •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数 数数 数数

  学 学学 学学

  23

  45

  选修 系列

  系系系系 列列列列

  1234

   英 语(日语、俄语框架一致)

  必修

  英英英 英英

  语语语 语语

  选修系列

  系系 列列 12

   政

  治

  • 生活与消费

  • 投资与创业

  • 收入与分配

  • 面对市场经济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文化与生活

  •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文化与民族精神 •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 当代国际社会

  • 发展先进文化 • 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必修 模块

  选修 模块

  经济 生活

  政治 生活

  科

  经

  国

  学 社

  济

  家 与

  会

  学

  国

  主 义

  际

  常

  组

  常 识

  识

  织 常

  识

  文化 生活

  科

  生

  学

  活

  思

  中 的

  维

  法

  常

  律

  识

  常

  识

  生活 与 哲学

  公 民 道 德 与 伦 理 常 识

   物理

  必修 模块

  • 运动的描述 • 相互作用与

  运动规律

  物理 1

  • 机械能和能源 • 抛体运动与圆

  周运动 • 经典力学的成

  就与局限性

  物理 2

  选修 系列

  系 系系

  列 列列

  23

   化学

  必修

  认识化学科学

  模块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实 验 化 学

   生物

  必修 模块

  分子与 细胞

  遗传与 稳态与

  进化

  环境

  选修 模块

  生物 技术 实践

  生物 科学 与社 会

  现代 生物 科技 专题

   信息技术

  必修 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

  选修 模块

  算多 网 数人

  法媒 络 据工

  与体 程技 序术

  技 管智 术 理能

  设应 应 技初

  计 用 用 术步

   通用技术

  必修 模块

  技术及其性质 设计过程

  设计的交流 设计的评价

  技术与 设计1

  技术与 设计2

  结构与设计 流程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控制与设计

  选修 模块

  电简现家汽建服

  子易代政车筑装

  控机农与驾及及

  制器业生驶其其

  技 术

  人 制 作

  技 术

  活 技 术

  与 保 养

  设 计

  设 计

   艺术

  生活中的音乐 身边的设计

  身体表达的艺术 戏剧创编入门

  艺术与 生活 系列

  民族民间音乐 图形的奥秘 舞蹈与服饰

  中外戏剧欣赏

  艺术与 文化 系列

  艺术与 情感 系列

  音乐的情感表现 视觉语言表达 舞蹈即兴表演 戏剧表演基础

  艺术与 科学 系列

  音乐与科学 材料与造型艺术 乐舞与身心健康 影视特技

  上述四个系列共16个模块,从中 任选6个模块,获得6个必修学分。

   体育与健康

  选修 系列

  田 径 运

  动

  球 类 运 动

  体 操 类 运 动

  民 族 民 间 体 育

  冰

  雪 或 水 上 运

  新 兴 运 动

  动

  健 康 教 育 专 题

  从上述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确保每周两 节教学时间,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 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应保证1学分。

   二、形成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思路:

  结合国家要求与学校实际,一般 来讲,不同的学校,课程方案可能不 同,有可能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学校课程方案形成中的基础程序:

  各学校在形成课程方案、编排 课程时可以探索自己的程序。

   课程编排程序

  (1)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该 委员主要由主管校长、教务和教研部 门负责人、各科目负责人以及家长代 表等组成。

  (2)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或强 化各学科课程小组(年级任课教师的 意义发生变化,学科任课教师的意义 强化)。学科课程小组的核心成员为 本学科任课教师。

   (3)各学科课程小组讨论并提 出本学科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方 案以及课程说明,并报学校课程 指导委员会。

   各学科课程小组向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提 出课程开设方案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科目下的模块之间基本上有三种组合方式:

   第一,有些科目采取必修模块+选修系列的形

  式。

  如数学、语文、物理、外语等科目。系列 本身由几个模块组成。以数学作示例说明(见 示例一)。

   示

  例

  一

  数

  学

  课

  选 修

  程系

  结列

  构

  图

  必修 模块

  选修1-2 选修1-1

  选修2-3 选修2-2 选修2-1

  选修3-6 选修3-5 选修3-4 选修3-3 选修3-2 选修3-1

  

篇三: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甘肃 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试行)》,为保证我校新课程实验 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重点,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充满活 力的新课程体系,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具体、积极稳妥地 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特点的课程改革路 子,倡导新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进一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能够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 40%的 选修Ⅰ模块, 能满足学生 3 年中获得 116 个必修学分和在选修Ⅰ 中获得 22 个学分;

   2、 能够开好地方课程和若干门类的校本课程, 能够开设 60% 的选修Ⅱ模块。

  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能满足学生在选 修Ⅱ中获得 6 个以上学分。

  4、参与课改教师全部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能 够承担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和选修模块的教学工作;

  5、重视教学过程中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生成;

  6、建立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活动能够正常 开展;教师普遍重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7、建立并全面实施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学生综合 评价制度;

  8、学校有整洁的环境、稳定的秩序和良好的校风与改革氛 围。

  9、 教师教学方式能服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性学习, 学生学习新课程的自觉性和选择性明显提高;

  三、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客观反映实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问题 的办法。

   2、开拓创新的原则 充分发挥我校在实验工作中的自主权和自创精神, 切实做到 “以校为本”,在实践中大胆改革,积极进取,勇于创造和探索 先进经验。

  3、科研引领的原则 在充分借鉴研究部门及全国新课程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实验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积极性,形成 以校为本的研究机制,积极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4、通力合作的原则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渠道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 理解和支持, 共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1、创造性的编排课程,形成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 个性发展,层次多、选择空间大的课程编排方案。课程编排既要 符合国家课程要求又要体现学校实际和学校特色。

  2、 重视课程建设、 课程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尤其是选修Ⅱ (校 本教材)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提高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 理课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实际、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

   3、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新 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是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共 23 个必修 学分,占 20%的总必修学分。综合实践课相对于学科课程在活动 管理上和落实难度较大,因此要重视研究,加强落实,着力开展 好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及相关学分认定工作。

  4、重视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形 成。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 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力改革教学常规,制订实施基于模块的个 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 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和选课 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

  5、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新教育教学组织形式,逐步 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6、建设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重视 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密切 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研 能力与水平,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 程。

  7、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监测机制。研究开发切实可行 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全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 监测方法, 构建发展性的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

   系,特别是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保证学生 成长记录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五、实验工作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课程实验工作扎实、有效地 进行,学校成立以下实验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朱晓明 吴喜仓 柳银厚 柳克平 李江鹏 陈掌珠

  副组长:田新强 组 员:张冠兰 郭煜辉 职

  责:承担课程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把握课程实施工

  作的方向,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张冠兰 郭煜辉 柳克平

  副主任:柳银厚 职

  责:负责组织课程具体实施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

  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成果推广验收,与上级课改管理机构保持 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负责对课改材 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3.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 组 长:田新强

   组 员:张冠兰 贾茁壮

  柳银厚 罗 煦

  朱家鼎 李剑南

  席建邦 柳 杰

  职 责:负责组织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和操作工作;制定切 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教师进行课程的实践活动;总结经 验教训, 收集课程个案, 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 分析和整理;

  与第一线参加课程实践的教师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 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4.学生课程实施活动组 组 长:张冠兰 组 员:柳银厚 各班班主任 各科任老师

  职 责:负责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的反馈;收集 学生对课程的有关信息;

  必要时协助组织学生参加有关课程的实 践活动;向参加课程的教师及时提供课程个案,协助教师做好课 程个案的收集、分析和整理。

  5.学分认定委员会 主 任:朱晓明 吴喜仓 柳银厚 柳克平 罗 煦 李江鹏 朱家鼎 李剑南 陈掌珠 席建邦 柳 杰

  副主任:田新强 委 员:张冠兰 郭煜辉 贾茁壮

   职

  责:认定委员会要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

  序,要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学分认定的 公正、 公平、 公开。

  学分认定委员会要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

  学分认定基本程序:(1)监督检查学分产生的全过程。包 括学生出勤、检测考试命题、监考、阅卷、评分等。(2)公示 学分。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并负责调查处理。(3)认定学分并 注册。(4)建立学生学分档案。

  6.选课指导中心:

  主 任:张冠兰 郭煜辉 柳克平

  副主任:柳银厚 职

  责:负责制定全校统一的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政策。指

  导中心要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 并对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和 咨询;要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 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势,为学生科学选课提供客观依据; 教研组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咨询。

  六、教师管理和评价 1、建立教师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法, 建立多元 化、新型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新的教师评价要 包括教师进修、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对学生选课指导的力度与实 效,教学效果,选修课开设情况,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与水平,

   课题研究成果与业务进修,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学生、家长、社会 的反馈与评价。

  2、教学研究管理 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 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与研讨。新课程 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以校为本课程研发为载体进行校本课程 研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 听评课活动,通过具体课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促进教师提高教 学水平;组织理论学习,通过专家讲座、教师进修等形式提高教 师教育理论水平;

  以教研评价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校研的 积极性。

  3、学科组建设 学科组要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 切实转换教师的教 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建立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指导制度, 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制度, 要加强对教学班的 管理,探讨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七、学生的管理与评价 1、行政班管理 高一年级必修课基本上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 学生的自 习课、班会等在行政班进行。进入高二后,根据倾向于理或倾向 于文的学生学科选择不同,对行政班进行部分调整。行政班的管 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外,要注重学生在

   教学班的表现情况汇报、总结和反馈。班主任负责本班全体学生 选课工作的指导、选择、汇总。

  2、教学班管理。

  教学班由选修相同模块的学生组成。

  教学班的管理工作由任 课教师即导师承担。导师负责学生该科目的学业评价。导师承担 教学班的班风班貌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评价。管理课堂秩序 (如学生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导师为每个学生建立 管理档案, 学段结束时将对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班主任 沟通并交班主任留存。

  八、实验工作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学校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 和协调,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参与课 程改革。

  2、政策保障:对参与课程实施,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确 定教师工作量、职评、聘任、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为课 程实施提供充分的支持。

  3、经费保障:设立新课程实施专项经费,每年拨付相应的 款项用于课程实施的有关活动,确保经费落实,努力满足新课程 对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提出的要求, 为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提供 必要的物质支持。安排必须的课程实施专项经费,对课程实施中 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给予奖励。

   4、制度保障: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 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 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 组织协调和实施, 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 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 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并规划和部署 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每学期在教学活动中举行新教师汇报课, 新课程研究课,承担市内专题研讨活动一次以上,确保实验健康 发展。

  (3)培训制度:通过不断培训,形成良性循环,注意实验 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观念渗透。

  (4)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评比活 动,激励教师课改意识的提高,也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优生奖、 学科竞赛奖、进步奖、特长奖等,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5)家校联系制度:每学期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及时了 解家长对学校实施新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6)选修课指导制度:学校为学生提供课程设施说明和选 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之前及时提供给学生,加强选课指导,形

   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讲究效率和操作便捷的 选课制度,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要担负起指导学生选课的责 任。学校要有两个课表:必修课表和选修课表。学生要有自己的 个性化课表,个人课表至少包括三个要素:课程名称,上课时间 和上课地点。

  九、实验工作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成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课程实施办 公室;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程,积极参加省市两级 的通识和教材培训;

  建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配套的校本培训和校本 教研实施制度、教师及学生评价制度。

  2、实施阶段——实施前期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示范等 手段,迅速将全校起始年段的教师送入实施实验的轨道;实施中 期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交流、研讨等手段,有效地将骨干教 师引入研究实验的层面,广泛动员家长和社会的力量,支持参与 课改实验,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实施后期的主要任务是适时建立 各种规范,使学校能较科学独立的实施课程改革,使学校、教师 研究课程改革的活动持续化。

   甘肃省张掖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规划和 《甘 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的有关精神,我省 从 2010 年秋学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 验工作。为加强对我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提升我校实施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依据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 实验工作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㈠ 指导思想 通过新课程的实验与全面实施, 使全体教师进一步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并能将其内化为教师教育教学指 导思想和教学行为。在重建学校新的课程体系、教育教 学管理及评价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 水平,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㈡ 目标任务 学校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推进 校本教研为着力点,牢固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探

   索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 展,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全面提升学校的课程实施 能力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任务:

  ⒈全体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学习、理解、认同 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自觉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和 理论,并能付诸于教学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⒉编制并逐步完善适应于新课程的、 有利于学生全 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多层次的、选择空间大、体现学校 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确保国家必修课程 100%开出;

  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选修Ⅰ课程的开出。

  ⒊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开发、 研制既符合学生需求, 又切合教师实际专业能力,相对稳定的、有学校特色的 选修Ⅱ课程(校本),力争在第一轮开出 20 个以上选 修模块(专题),以后逐年有所增加,最终实现 60%以 上教师能开出具有较高质量的选修Ⅱ课程。

  ⒋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 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⒌改进学校评价制度。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 发展的评价体系。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 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

  ⒍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 式, 建立并逐步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 理制度。

  ⒎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评价制度, 保证学生在该学习领域学分的获得。

  ⒏作为甘肃省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为验证《普 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各学科课程标准及实验教 材提供详实的数据和有关资料。

  二、组织领导机构 为使我校新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保障学校教学秩序 稳定有序,使师生及早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成立学校课 改领导小组和课程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学校课改工 作。

  ㈠ 学校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总体安排部署, 在经 费使用、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 设与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培 训提高、课改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保证新课程的 实施质量。

   组

  长:闫维祯

  副组长:

  毛永胜孙立民 杨立木 吕国强 朱多祯 张 瑜载 成 员:

  牛新军 王建强 于占军 郑翠亭 王学龙 姜 常国福 宋彩霞 王晓燕 袁继凯 柳 旭 冯进炜 ㈡ 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 负责学校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学校新课程方案和 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出台与具体落实;

  课程实施过 程的管理、学生的管理和班级管理;做好新课程实施的 质量监测、评价分析与学生学分认定,指导教师全面贯 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保证新课程实施的质量。

  主 任:闫维祯 孙立民 杨立木 吕国强 朱多祯 洪

  春 孙殿

  副主任:毛永胜 张瑜载 成 郑翠亭

  员:

  牛新军

  王建强

  于占军

  祝良先

  王学龙 天军 孙学文 学荣

  姜

  洪

  李德胜

  何正文

  杨

  吴国光

  宋彩霞

  杨兴民

  王

   常国富 杨学锋 王晓燕 杨成时 冯进炜 三、重点工作

  李晓明

  蒋志鸿

  孙学明

  袁继凯

  柳

  春

  孙殿旭

  ㈠ 课程结构、设置和管理 ⒈课程结构与教学组织形式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3 个层次构 成。

  ⑴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 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 领域。

  ⑵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 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音乐和美术)、体育 与健康、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十三个科目。

  ⑶每一科目由若干个模块组成。

  采取模块教学的组 织形式,实行学分管理。各模块教学一般安排一定的学 时,学生每修完一个模块经测试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学 分。

  采取按年级编排行政班和按选课编排教学班的形式 组织教学。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在行政班上课,选修

   Ⅱ课程根据学生选课实行“走班”制。行政班和选修课 教学班具体的管理工作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

  ⒉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 高一年级 集中开设必修课, 高二年级起将各选修课程包括选修Ⅰ 和选修Ⅱ有计划地开设, 同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课程的 学习状况。

  ⒊课程管理 ⑴ 学时安排。每学年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 社会实践 1 周,假期 11 周。

  ⑵ 学分管理。学生三年中获得 116 个必修学分, 28 个选修学分,总学分达到 144 学分学生方可毕业。

  ⑶ 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开设。原则上必修课程和选 修Ⅰ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学, 选修Ⅱ课程在教导处统一安 排下,经学生自主选择,由任课教师负责组成教学班进 行授课。

  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属于高中必修课程, 教导处和政教处负责从制度、 时间、 师资、内容、评价等各项管理措施上落实好综合实践活 动,保证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类课程正常开设。研究性学 习由教导处负责实施,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由政教处负 责实施。

   ⑸ 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 课程,学校要配置专门师资和专用通用技术实验室,确 保该门课程的顺利开设。

  ㈡ 师资培训 ⒈培训原则和要求 抓好课程改革培训工作。

  高中新课程培训工作严格 贯彻“全员、全面、全程培训”的原则,坚持“先培训、 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按照省、市教育行 政部门的统一安排,并针对我校具体情况,及时组织有 关人员参加国家级、 省级、 市级和学校一级的培训。

  2010 年秋季开学前完成教学管理人员、 高一年级任课教师的 通识培训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培训任务。要把 培训工作贯穿在课程实施整个的过程之中, 确保培训效 果。

  ⒉培训目标和任务 培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落实经费, 突出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 2010 年秋 学期开始前完成首批参与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教师的第 一轮培训。

  ⒊培训方式和评价 以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网络培训为主要方式, 同时 结合外出观摩学习、 短期专家面授和长期自学跟踪指导

   等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求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 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

  为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 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考 勤、 作业、 考核成绩等, 都于教师年度业务考核相挂钩。

  ㈢ 学生评价 ⒈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要充分整合 “道德品质” “学 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四个维度的评 价要素,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尽量不做定性评价和 终结性评价。

  ⒉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要改变过去由教师单一 评价学生的状况,充分听取来自学生、家长、社会机构 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我 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⒊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要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 评价手段的作法,在改革笔试的同时,合理运用观察、 访谈、调查、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做到过程 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相结 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⒋注重评价的过程。要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 长记录手册或记录成长袋,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 进步和变化,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要充分收集反

   映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 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⒌实行学分管理制度。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时,学 校要组织好模块学分认定的考核。

  学分的认定要参照学 生学习时数、过程记录及模块考核成绩三方面的情况。

  学校要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出台学分认定方案,严格 学分认定的基本要求、依据、程序、纪律和管理,防止 弄虚作假,走过场。认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 须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备查。

  学生不能通过 模块学习获得相应学分者,可以重修或者改修其他模 块。

  ⒍积极创造条件, 从多维度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

  ㈣ 教师评价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高标准要求, 教师的 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 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 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体现。因 此,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 师的唯一标准, 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 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 进教师不断提高, 尤其是促进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

   体系。具体可包括“职业道德”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等评价内容。

  ㈤ 课程资源整合和开发 要精心研读教材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充分使用好教 科书,不断提高教材的有效利用水平。鼓励教师以省上 选定的教材为基本, 同时研究其他版本教科书在内容选 取和知识呈现上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学内容。要合理 整合网络信息、传媒信息、各种科技活动、学校特色活 动和传统活动等课程资源。

  做好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充分挖掘资源,力争在 第一轮开出 20 个以上选修模块(专题),以后逐年有 所增加,最终实现 60%以上教师能开出具有较高质量的 选修Ⅱ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 并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大特 色。学校要努力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体 育场所的作用,不断创设创新实验室、教学基地、综合 实践基地等新的资源载体。

  四、工作分工 为了使学校实施新课程工作顺利进行,学校课程改革 实验领导小组下设八个项目推进指导小组。各项目推进指 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项目工作方案细则、计划的制 定与落实,做好本项目的研究与实验指导工作,及时总结 项目研究成果。

   具体工作分工如下:

  ㈠ 高中新课程“领导、组织和推进”项目推进指 导小组 组长:闫维祯 成员:毛永胜 孙立民 杨立木 吕国强 朱多祯张 瑜载 牛新军 王建强 于战军 宋彩霞 各相关工作人员 主要工作:

  ⒈制定学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以实施细则。

  ⒉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进程规划和推进策略。

  ㈡ 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课程方案与实施、学生选课指导与教学实施”项目推进 指导小组 组长:孙立民 成员:王建强 科室工作人员 主要工作:

  ⒈制定学校课程的实施。

  ⒉选修Ⅱ课程走班制教学的组织实施。

  ⒊学分管理制度的落实。

  ⒋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落实。

  ⒌教师评价方案与课程评价制度的落实。

  杨天军 孙学文 吴国光 各相关

   ⒍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落实。

  ㈢ 高中新课程“学生成长记载及评价”项目推进指导小 组 组长:吕国强 成员:于占军 王学龙 王学荣 主要工作:

  ⒈学生评价方案的落实。

  ⒉学生成长记录册(袋)的设计制作与组织实施。

  ㈣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项目推进指 导小组 组长:孙立民 成员:王建强 长 主要工作:

  ⒈研发校本课程。

  2.按《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开设好选修 Ⅱ课程。

  ㈤ 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项目工作 指导小组 组 长:吕国强 成员:于占军 王学龙 王学荣 李德胜 孙学明 杨兴民 杨学锋 杨天军 孙学文 吴国光 各学科组组 杨兴民

   主要工作:

  ⒈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落实好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课程。

  ㈥ 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课实施与管理”项目推进指导 小组 组长:朱多祯 成员:姜洪 主要工作:

  ⒈《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

  ⒉通用技术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 ㈦ 高中新课程“宣传与传播”项目推进指导小组 组 长:毛永胜 成员:

  于占军 王学龙 王学荣 忠 主要工作:

  ⒈通过多种载体宣传新课程改革。

  ⒉出版新课程专栏,制作播出新课程专题节目。

  ㈧“网络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项目推进指导小组 组长:朱多祯 成员:姜洪 蒋志鸿 孙玉琦 杨滨虎 主要工作:

  杨兴民 杨学锋 程 蒋志鸿

   ⒈基于新课程教学的网络资源库与技术平台的构 建。

  ⒉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工作的落实。

  ⒊网络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培训与创新探 索。

  五、基本步骤 ㈠ 准备阶段(2009 年 9 月--2010 年 8 月) ⒈建立组织。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和课程管理委员 会,指导、制订新课程实施方案。

  ⒉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要对社会、家长、社区等各 个层面, 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重要 性,使各个方面都能不断了解新课改、认可并支持新课 改。

  ⒊组织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教育和 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义和精髓,确立实施 素质教育的理念,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具体行动,不断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⒋制定《张掖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张掖中学 课程设置方案》、《张掖中学教师发展、培训计划(方 案)》、《教师评价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办 法》、《学生评价方案》、《学生成长记录册》、《新

   课程宣传工作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及管理方 案》等配套制度和措施。

  ㈡ 实验起步阶段(2010 年 9 月--2011 年 8 月) ⒈全面实施新课程。

  把握好新课标, 使用好新教材, 推进教学改革。对起始年级进行深入的教学调研,及时 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⒉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确立实施模式:建立学分 管理制,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学习进行考 核;

  进行走班制试点,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选择科目学习;

  指导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

  ⒊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力度。教师素质基本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强化制度 建设,建立《新课程督导制度》、 《新课程评价制度》、 《新课程年级集体备课制度》、《学分认定办法》等, 初步形成有利于促进新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㈢有序推进阶段(2011 年 9 月--2012 年 8 月) ⒈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管理体系。通过有序实 施新课程计划,及时总结上一年的经验和教训,将工作 重点转移到优化课程结构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上来。

  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课程和选修Ⅱ课程, 力争为学生 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课程设计要合理设置

   教学模块,科学涵盖学习领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 个性发展。

  ⒉推广走班制。不断增加高中教育教学设施的配 备,要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走班学习的需求。

  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执行和开发新课程的 能力不断增长,全校 80%以上的教师在培训和实践中, 逐步达到新课程提出的“一专多能” (可带一门以上选 修课程)的要求。

  ㈣ 提高完善阶段(从 2012 年 9 月--2013 年 6 月) ⒈确立完善的新课程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各项制 度,并开设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保证每个学生必 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的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 趣和需要继续修习兴趣或特长课程。

  ⒉确立完善的教研工作机制。全面形成重研讨、重 实践、重反思的新型教研风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⒊确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将对学生日常评价作为对 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自我,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发展。加强对高中三年的课 程实施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加强知识体系和结构的研究 与高考相对接。

  ⒋认真总结阶段:

  对三年第一轮的高中新课改试验 做终结性评价,撰写新课程改革试验报告,结集出版新

   课改成果;修订和完善各种制度和方案,形成比较成熟 的适应新课程的学校管理体系;

  修订和完善已使用的校 本(教材),为新的校本教材修改和研发提供依据。

  六、保障措施 ㈠ 组织保障 学校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 确定工作 目标,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对课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 服务。

  ㈡ 经费、设施和资源保障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经费的投入, 保证课改经费的落 实。加强网络和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全校教育信息资源 的整合和课程信息的交流, 推动全校信息化与课程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全校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教 学应用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

  ㈢ 科研保障 强化校本科研,加强全校性的教研指导。以课题研 究引领课程改革,强化问题意识和行动研究,积极鼓励 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课题研究, 构筑教师与 新课程共同成长的制度平台。

  二〇一〇年四月

  

  

篇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xx 高中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xx 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各 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 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规范课程教学行为,推进教育 教学创新,努力形成具有 xx 高中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体系。

  二、课程设置 学校要全面开设《课程方案》规定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 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的课程。每学年都 要设置各领域的课程,保证使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

  八个学习领域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 服务、社会实践等科目。学校要开齐所有科目,并开足课时。

  各科目一般由若干个模块组成。学校要开足必修课程模块, 尽量多开设选 修模块,保证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高中课程按学分要求设置及学 时分配安排如下:

  学 习

  领 域

  科目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学 周 学 学分 周 学 学分 周 学

  分时

  时

  时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语言 与 文学 数学 人文 与 社会

  语文 外语

  数学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科 学

  化学 生物

  技

  信息技

  术术

  通用技

  术

  艺

  音乐

  术

  美术

  体育 体育与健

  与康

  健康

  综合 研究性学习

  实践 活动

  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学校课程(选修学 分 II)

  学校开设学分 合计

  周学时合计

  84

  84

  8 4 14

  42

  42

  42

  42

  21

  21

  2 12

  2 12

  2 12

  21

  11

  42

  42

  共 2 学分 三学年至少 10 个工作日

  2 全年至 2 全年至 2 全年至

  少

  少

  少

  1周

  1周

  1周

  三学年至少 199

  33

  33

  35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说明:

  1、课程设置的学分为学校开设的最低学分量,学校根据条件和学生的需要 尽可能多开设选修课程(模块)。必修课程所有学生必须修习,选修课程由学生 自主选择修习。

  2、每学年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社会实践 1 周,假期 11 周。社区 服务安排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原则上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 10 周,其中 9 周授课,1 周复习考试。每周 5 天上课,周学时数不超过 35 节。高 中三年级课程主要安排在上学期。

  3、每个模块通常为 36 学时,语文、数学、外语每个模块在一个学段内完 成。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有关科目每个模块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或在不增 加学时的前提下,在本领域内灵活安排开设顺序。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每 个模块为 18 学时。

  4、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技术领域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同时开设。高中 三年级继续开设选修课程。

  5、艺术领域每周开设 1 学时。音乐和美术间周开设。

  6、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时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和分散使用相 结合,每周安排两节,一节由专任教师上,内容是研究性学习教材,进行理论 和方法指导;另一节是学生进行学科或跨学科课题研究。

  7、学校课程主要指《课程方案》的“选修学分 II”。学校围绕综合实践活 动领域和其他七个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开发和安排教学内容。

  8、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 116 个必 修学分,在选修课程中获得 28 学分,其中学校课程至少 6 学分,总学分达到 144 方可毕业。继续学习或参加高考的学生应获得更多的学分。

  三、教学内容 高中教学内容既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有利于为 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学校在保证使学生修满必修学分的前提下, 按科目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某些教学内容根 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高中各学年课程内容安排如下: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领科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域目

  上学期:语文 5,从 5

  语 语 上 学 期 :

  语 文 个选修系列中至少选 从 5 个选修系列

  言 文 1~2;

  择开设 1 个模块;

  中 至 少 选 择 开

  与

  下 学 期 :

  语 文 下学期:从 5 个选修 设 2 个模块

  文

  3~4

  系列中至少选择开设

  学

  2 个模块

  外 上 学 期 :

  英 语 上学期:英语 5~6;

  从选修系列 I 或

  语 1~2;

  下 学 期 :

  英 语 7 ~ 8 系列 II 中至少

  ( 英 下 学 期 :

  英 语 (可以选修系列 II 模 选择开设 2 个模

  ) 3~4

  块替换或补充) 块

  数

  上 学 期 :

  数 学 上学期:数学 5,选修 从选修系列 3 中

  学 数 1~2;

  1-1、2-1;

  选 2 个专题;从

  学 下 学 期 :

  数 学 下学期:选修 1-2 和系 系列 4 中至少选

  3~4

  列 3 中 2 个专题;选 择开设 2 个专题

  修 2-2、2-3

  思 上学期:思想政 上学期:思想政治 3

  人 想 治 1;

  下学期:思想政治 4 人 文 方 向 选 修

  文 政 下学期:思想政

  课程:

  与 治 治2

  思想政治、历史

  社

  上学期:历史(I)上学期:历史(III) 至 少 各 选 择 开

  会 历 下 学 期 :

  历 史 下学期:至少选择开 设 2 个模块;

  史 (II)

  设1个

  选修模块 地 理 至 少 选 择

  上学期:地理 1;上学期:地理 3 地 下学期:地理 2 下学期:至少选择开

  开设 2 个模 块

  理

  设1个

  选修模块

  上学期:从选修 1-1、科 学 方 向 选 修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科 物 上学期:物理 1;2-1、 3-1 中至少 课程:

  学 理 下学期:物理 2 选择开设 1 个模块;

  从物理 2-3、3-3、

  下学期:从选修 1-2、 3-4、

  2-2、3-2 中至少选择开 3-5 中至少选择

  设 1 个模块

  开设 2 个模

  化 上学期:化学 1;上学期:开设 2 个选 块;

  学 下学期:化学 2 修模块;

  化学至少选择

  下学期:至少开设 1 开设 2 个模块;

  个选修

  生物开设其他

  模块

  选修模块

  生 上学期:生物 1;上学期:生物 3;下学

  物 下学期:生物 2 期:至少开设 1 个选

  修模块

  信息 “信息技术基 至少开设 2 个选修

  技 技术 础”

  模块

  术

  至少选择开设 1

  通用 上学期:必修 1 上学期:必修 2(结构 个选修模块

  技术 ( 技 术 及 其 性 与设计、流程与设计)

  质、设计过程) 下学期:必修 2(系统

  下学期:必修 1 与设计、控制与设计)

  (设计的交流、

  设计的评价)

  音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 在 其 他 模 块 中

  艺乐

  至少选择开设 1

  术

  个模块

  美 “美术鉴赏”

  “绘画” 从 其 他 模 块 中

  术

  至少选择开设 1

  个模块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上 学 期 :

  从 田 上学期:从田径、球 上 学 期 :

  从 田

  体

  径、球类、民族 类、体操、 民族民间 径、球类、体操、

  育 体育民间体育类项体育类项目中选择民族民间体育

  与 与 目中选择 3~4 3~4 个模块(阴雨天 类 项 目 中 选 择

  健 健康 个模块(阴雨天 开设“健康教育专题”3~4 个模块;健

  康

  开设“健康教育 课)

  康教育专题;

  专题”课) 下学期:继续开设以 下 学 期 :

  从 球

  下学期:继续开 上课程

  类、体操、 民

  设以上课程

  族民间体育类

  项目中选择开

  设 1~2 个模块

  研 究 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选择

  综 性 学 和确定若干研究专题。一般每学期一个研究专题,三学

  合 习 活 年共五个专题

  实动

  践 社 区 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和学生实际,开展了解社区、服务社

  活 服务 区和参加社区建设等活动

  动 社 会 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内容,如学工学农、公

  实践 益活动、军训、勤工俭学、学校社团等

  学校课

  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自主开发和安排教学

  程

  内容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五: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育人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 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 作的通知》以及《x 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现就 xx 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 教材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育人环节中的核心作用, 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引导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 有个性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 xx 市努力实现“五示范一高地” 的目标提供教育支撑。

  二、工作任务

  (一)积极探索市域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有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 新教材工作机制,提高学校课程执行力,编制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学科课程实施计划,确保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校扎实落地。

  (二)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加快课程资源开发的利用。

  (三)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加强教研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教研专业支撑作用,组织开展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有效途径。

  (四)开发选课走班信息管理系统,规范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完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探索选 课走班背景下的班级自主、合作管理有效途径,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五)加强监督学校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使用国家审定教材的情况,探索建立市域新课程新教材 实施监测机制,提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质量。

  (六)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进一 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七)建立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专项视导、督导制度,健全视导、督导机制,完善视导、督导内容 和方法,加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性督查指导。

  (八)认真总结凝练全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路径、模式、经验和成果,通过组织研讨交流等形式 加强宣传推广,切实发挥好示范区(校)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课程设置

   (一)学制和课时

  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 xx 周,其中教学时间 xx 周,社会实践 x 周,假期(包括寒暑假、 节假日等)xx 周。每周 xx 课时,每课时按 xx 分钟计。在保证科目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 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调整课堂教学时长,开展长短课时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2.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是否分学段安排课程,由学校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实际需求自主 确定。

  3.学生通过 xx 课时的科目内容学习可获得 x 学分,科目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 xx 课时的倍数。

  (二)课程类别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 选修为校本课程。

  1.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2.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 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3.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 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三)开设科目与学分

  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 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 及校本课程。具体学分安排如下:

  所有学校必须开齐开足国家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分下限需要的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特长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特别是 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劳动等课程, 保障实验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得随意增减各科目学时总量。

  (四)科目安排

  结合我市实际,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高校专业科目指引、兴趣爱好和 毕业学分要求自主选择,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结合实际安排。

  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 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其必修内容分别按 x 学分设计模块。

   音乐、美术,必修内容各为 x 学分,高一、高二年级应开齐必修学分要求的课程内容。

  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学校可提供模块供学生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其中研究性学习须完成 x 个课题 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劳动课程中的志愿服务,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 xx 小时;其余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综 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其他学科必修课程内容为学业水平合格性考 试范围。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六个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范围为必 修和选择性必修两部分内容。选修课程的考核,由学校自主实施。

  要结合有关学科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落实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生态文明、民族 团结、国防安全、法治和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要求。

  各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灵活的选修课程 规划,鼓励建立校际合作和社区课程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选修 课程可以在各学期适当分散安排,鼓励有条件学校在高一年级开始安排。各学校要确保高二全学年和 高三学年第一学期,每个学生每周至少有 x 课时的选修课程学习时间。

  

篇六: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级通识研修专题之一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

  教授/博导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育部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副主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cuiyunhuo@vip.163.com

  崔允漷

  © 2005 by Cuiyunhuo

   让我们一起思考

  18-22岁的人上大学的毛入学率为2 1.5%,我们的高中教育为没有上大学的 人做了些什么? 我们高中的学生、教师、校长生活幸福、 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吗? 为什么重点高中教师只有21.2%的人想继 续当教师、31.6%的人想继续留在本校? “一二分段、文理分科”的高中模式能否 适合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

   报告的内容

  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

  普通高中的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与内容 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 我国高中现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张力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一)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

  目标定位:个人化

  使每一个青年人实现其个人定向(法国) 对国家及社会有作为的成员所应有的素质(日本) 接受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分化教育(俄罗斯)

  课程结构:选择性与均衡性

  选择学校类型(德国、意大利) 选择专业类型(法国、挪威) 选择不同的科目(芬兰、美国) 选择不同的毕业水平(英国、加拿大、美国)

  课程管理:以人为本的课程领导

  学分制(加拿大、美国) 证书制(英国、新加坡)

   (二)现实的张力

  家长的教育关注:缺乏理性 学生的发展遭遇:没有自由 教师的生存遭遇:有生无活 校长的专业遭遇:有领无导 学校的生存境况:既封又闭 普通高中的定位:没有自我

   (三)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历史 经验

  时间 改革要点

  1981年 1990年

  侧重文科或理科的分科选修,高二开始 分流。

  课程进一步强化文理分科;丰富选修课;

  更新课程内容。

  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各学科 教学内容根据时代要求、学科发展作了较大调 整;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思 路。

  1996年

   2000—2002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对1996年高 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但现行方案在结构、内容、实施、评 价、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学生必须用同样的时间、同样 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 必须进行改革。

   建国以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

  1、课程计划的变革主要依赖于外在的因素 2、在培养目标上,都以外在的双重任务来代替 3、形成了重视双基的教学传统,对学习方式的 多样性强调不足 4、基本形成了以学科逻辑体系为特色的课程结 构 5、比较重视学生的共同学习经历和结果 6、从文理不分科到文理分科,再到淡化文理分 科的课程发展模式 7、沿袭“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管理传统 8、历次课程改革的基础研究不够充分

   (四)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 验修订稿)》并推广到全国范围 2001年9月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2003年3月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004年9月广东、海南、宁夏、山东试验 2005年9月江苏开始试验 2006年9月浙江、福建、安徽、天津、辽宁试验 2007年9月北京、陕西、湖南、黑龙江、吉林试验

   (五)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 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增强其与 • 构建重视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

  • 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 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程结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社会 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学习规划人生;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使学 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养;

   (五)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续)

  • 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督导评价制度,积极推 •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

  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 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进校内过程性评价,纠正仅仅依据考试成绩评 价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

  普通高中的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与内容 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普通高中的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 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

  

  

  

  

  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 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 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 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 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 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 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以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为基本框架

  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

  课程结构

  学习领域 学生 知识 社会 课程 目标 科目 模块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科目

  必修学分

  共116学分,占总学 分的61.4%

  选修I学分

  共55学分,占总 学分的29.1%

  选修II学分共

  18学分,占总学 分的9.5%

  语文 外语 数学 数学 政治 人文与社会 历史 地理 物理 科学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技术 通用技术 艺术或 艺术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综合 社区服务 实践活动 与社会实践

  10 10 10 8 6 6 6 6 6 4 4 6 11 15 2+6

  每个科目都在 必修的基础上 设置了若干个 提高的选修模 块,供学生根 据自己的学习 兴趣和未来发 展需要选择。

  学校根据当 地社会、经 济、科技、 文化以及自 身条件开设 的校本课程, 供学生选择。

   1、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语言 学习 与 领域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 与 健康

  艺 术

  综合 实践 活动

  通信 思 地 语外 数 历 物化生 用息 想 科目 文 语 学 政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术 治

  模块 (略)

  体 育 美音艺 与 健 术乐术 康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设置学习领域

  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 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 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 既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并学科目过多,奠定 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关于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 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与健康、 艺术(或 音乐、美术)等12-13个科目; 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

   关于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 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 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 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2学分。

   语 文

  必修 语 文 1 语 文 2 语 文 3 语 文 4 语 文 5

  选修 系列

  诗 歌 与 散 文

  小 说 与 戏 剧

  新 闻 与 传 记

  语 言 文 字 应 用

  文 化 论 著 与 专 题

   数 学

  •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

  概率 •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必修

  数 学 1

  数 学 2

  数 学 3

  数 学 4

  数 学 5

  选修 系列

  系 列 1

  系 列 2

  系 列 3

  系 列 4

   英 语(日语、俄语框架一致)

  必修

  英 语 1 英 语 2 英 语 3 英 语 4 英 语 5

  选修系列

  系 列 1

  系 列 2

   历 史

  历 史 1 历 史 2 历 史 3 必修模块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 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 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 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 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 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 程中的重要内容

  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 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

  近代社会民主 思想与实践

  历史上重大 改革回眸 探索历史 的奥秘

  世界文化 遗产荟萃

  选修模块

   • 宇宙中的地球

  地 理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和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 人口与城市

  • 生产活动与地 域联系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人 类 与 地 理 环 • 地理信息技术的 境的协调发展 应用

  • 区域地理环境与 人类活动

  必修 模块

  地理1

  地 理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自 然 灾 害 与 防 治 城 乡 规 划 与 生 活

  地理2

  宇

  地理3

  海 旅 环

  选修 模块

  宙

  与 地

  洋

  地

  游

  地

  境

  保

  球

  理

  理

  护

   物 理

  必修 模块

  • 机械能和能源 • 运动的描述 • 相互作用与 运动规律 • 抛体运动与圆 周运动

  • 经典力学的成 就与局限性

  物理 1

  物理 2

  选修 系列

  系 列 1

  系 列 2

  系 列 3

   生 物

  必修 模块

  分子与 细胞

  遗传与 进化

  稳态与 环境

  选修 模块

  生物 技术 实践

  生物 科学 与社 会

  现代 生物 科技 专题

   化 学

  必修 模块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实 验 化 学

   信息技术

  必修 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

  选修 模块

  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

  多 媒 体 技 术 应 用

  网 络 技 术 应 用

  数 据 管 理 技 术

  人 工 智 能 初 步

   通用技术

  必修 模块

  技术及其性质 设计过程 设计的交流 设计的评价

  技术与 设计1

  技术与 设计2

  结构与设计 流程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控制与设计

  选修 模块

  电 子 控 制 技 术

  简 易 机 器 人 制 作

  现 代 农 业 技 术

  家 政 与 生 活 技 术

  汽 车 驾 驶 与 保 养

  建 筑 及 其 设 计

  服 装 及 其 设 计

   音乐

  音 乐 鉴 赏 歌 唱 演 奏

  选修 模块

  创 作

  音 乐 与 舞 蹈

  音 乐 与 戏 剧 表 演

  从上述6个模块中任选2-3个 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

   美 术

  美 绘 画 • 雕 塑 设 计 • 工 艺

  选修 系列

  术 鉴 赏

  书 法 • 篆 刻

  现 代 媒 体 艺 术

  从上述系列中任选3个模块, 获得3个必修学分。

   艺 术

  生活中的音乐 身边的设计 身体表达的艺术 戏剧创编入门 民族民间音乐 图形的奥秘 舞蹈与服饰 中外戏剧欣赏

  艺术与 生活 系列 艺术与 文化 系列

  艺术与 情感 系列 艺术与 科学 系列

  音乐的情感表现 视觉语言表达 舞蹈即兴表演 戏剧表演基础 音乐与科学 材料与造型艺术 乐舞与身心健康 影视特技

  上述四个系列共16个模块,从中 任选6个模块,获得6个必修学分。

   体育与健康

  田 径 运 动 球 类 运 动 体 操 类 运 动

  民 族 民 间 体 育

  冰 雪 或 水 上 运 动

  选修 系列

  新 兴 运 动

  健 康 教 育 专 题

  从上述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确保每周两 节教学时间,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 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应保证1学分。

   2、关于模块课程组织的形式

  科目下的模块课程组织形式有三种:

  第一,采取必修模块+选修系列的形式。如数 学、语文、物理、外语等科目,见示例一的数 学。

  第二,采取必修模块+选修模块的形式。如历 史、地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等科目,见示例二的历史。

  第三,采用若干选修系列或选修模块构成,如 音乐、美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见示 例三的音乐。

   示 例 一 数 学 课 程 结 构 图

  选修3-6

  选修4-

  …

  选修3-5

  选 修 系 列

  选修3-4

  选修4-4

  选修2-3

  选修1-2 选修1-1 选修2-2 选修2-1

  数学2 数学3

  选修3-3

  选修4-3

  选修3-2

  选修4-2

  选修3-1

  选修4-1

  必 修 模 块

  数学1

  数学4

  数学5

  注:上图中

  代表模块(36学时), 代表专题(18学时)。

   示例二 历史课程结构图 历 史 1 历 史 2 历 史 3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 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 重要内容

  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 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

  近代社会的 民主思想与 实践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 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 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 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 程中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重大 改革回眸 探索历史 的奥秘 世界文化 遗产荟萃

  必修模块

  选修模块

   示例三

  音乐课程结构图

  音 乐 鉴 赏 音 乐 与 舞 蹈 音 乐 与 戏 剧 表 演

  选修模 块

  歌 唱

  演 奏

  创 作

  说明:从上述6个模块中任选2-3个模块, 获得3个必修学分(音乐鉴赏为2学分,优 先选修,其它为1学分)。选修模块之间相 互独立,无选修次序之分。

   3、关于学生的课程学习

  学生的课程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基于递进关系的、类似于“串联”性 质的学习(见示例四的英语);另一 种类似于“并联”,没有严格的递进 关系(见示例二的历史)。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修得 一定学分(必修、选修均可),既防 止学生基本素养的结构性缺失,体现 基础性;又避免学生过早偏科,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示例四

  系列2任意选 修模块 系列1顺序选 修模块

  英语课程结构图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 语言应用类 欣赏类

  英语6

  英语7

  英语8

  英语9

  英语10

  英语11

  必修顺序模 块

  英语1

  英语2

  英语3

  英语4

  英语5

  说明:

  必修课按第1至5模块(即英语1至英语5)顺序开设。

  选修课分两个系列,系列1在必修模块1-5的基础上顺序 开设6个模块。

  系列2的选修课程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和顺序。

   4、关于学分管理

  学分制是反应学生在学校课程方面 发展履历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目 前暂采用学年学分制。

  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 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 达到规定的要求。若单从课时来说, 1学分=18课时。

  毕业学分最低要求

   高中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Ⅰ 选修课程Ⅱ

  学分数 (144) 百分比 116 80.5%

  确保所有高 中学生所达 到的共同要 求。

  22 15.3%

  满足学生在 共同基础上 发展的差异 性。

  6 4.2%

  进一步满足学生个 人生活的差异性, 同时满足学校发展 的差异性。

  课程功 能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科目

  必修学分

  共116学分,占总学 分的61.4%

  选修I学分

  共55学分,占总 学分的29.1%

  选修II学分共

  18学分,占总学 分的9.5%

  语文 外语 数学 数学 政治 人文与社会 历史 地理 物理 科学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技术 通用技术 艺术或 艺术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综合 社区服务 实践活动 与社会实践

  10 10 10 8 6 6 6 6 6 4 4 6 11 15 2+6

  每个科目都在 必修的基础上 设置了若干个 提高的选修模 块,供学生根 据自己的学习 兴趣和未来发 展需要选择。

  学校根据当 地社会、经 济、科技、 文化以及自 身条件开设 的校本课程, 供学生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程序

  学校必须按规定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学分认定方案》  基本程序

  

  – 学生上报相关材料给班主任或导师 – 班主任或导师核实并签名 – 以班为单位送教学处或专门小组审核并对合 格者予以学分认定 – 把学分登记在学生学习报告单中

  (社区服务的学分必须在登记之前以班为单位公示,如有异议, 则重新核实,如证实是弄虚作假者,则不给学分,并予以批评。)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 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 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 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

   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为便于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减少学生 并学科目,保证学生集中有效地学习,学 校将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 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通常每个模 块按周4学时安排,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 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 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 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 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

  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 时,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积极 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 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 课程。

   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

  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

  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在学生

  选课前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 课指导手册。

   选课指导原则

  (1)责任分摊原则 (2)学生自主决定原则 (3)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者其 他合法监护人同意原则

  指导教师构成的三种模式 (1)学习咨询员 (2)任课教师包班制 (3)学生选课指导中心

   指导教师的职责和高年级学生的指导

  利用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的优/弱势和兴趣点 帮助学生了解高校招生的各种规定,从而为学 生选课提出相应的建议 要经常过问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 根据选课指南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 要积极创造一个温暖、真诚和开放的师生关系 必须无条件保护学生的有关隐私

   3、校本教研制度:涵义

  改变对“教师专业生活”的看法:还灵魂 于教师;我思故我教,不是“你思让我教” 改变对“教学研究”的看法:基于教学现 场的真实问题——我研究我的教学 改变对“制度”的看法:从“约束人”走 向“解放人”——学校搭台,教师唱戏

   特征

  是一种行动哲学,而不是一种具体行动;

  避免乱学行动经验(做法) 是一“族”做法,而不是一“种”做法;

  避免榜样行为模式化 可以是有结构的(如教研组),也可以是 无结构的(如同伴即时交流) 针对“我只做教师,不想做研究者” 针对“教师不研究具体的、真实的问题” 针对学校的一些做法,如“只要课题,不 管问题”“只要论文,不管过程”“只要 成绩,不要研究”“只要经验,不要体验”

   4、发展性课程评价纲要

  

  框架

  教学评价 –设置合适的评价框架 –广泛收集信息 –正确处理评价报告

  学习评价 » 明确评定的范围 » 建立成长记录 » 设计学习报告单

  方案评价 –年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纲要 –教案

   建议阅读的文献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 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钟启泉、崔允漷、沈兰主编:《高中学分制:国际经 验及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钟启泉主编:《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崔允漷总主编: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丛书一套 6本,《研究性学习在农村》《有效,无限的探寻》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走向课程领导》 《创新思维的助推器》《大班小班化》;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 研修手册一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篇七: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新方案、新课标、新课堂、新高考”学校培训方案

  一、指点思想 以十九大“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 高素质教师队伍”精神为指点,以省市县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及本次“新方 案、新课标、新课堂、新高考”为依据,密切结合我们学校新学期整体工作部 署,积极展开学习型教研工作,继续营造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为主要特色 的教研氛围,助推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

  二、研讨目的 1.坚持“科研兴校,教研兴教”发展战略,坚持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核心理念;正视近年来我们学校高中招生人数减少、学生质量下滑、来自周边 竞争力明显增强、我们学校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多挑战等形势,进一步研究新时 期我们学校校情、学情和教情,全方位动员一线教师以高度主人翁责任感,为 我们学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务实之言,谋发展之策。

  2.紧紧围绕研讨主题,凸显学科特色,整合教学资源,分享教育智慧,挖掘 提升潜力,培植新的教育教学增长点,进一步推动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3.为每一位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工作、交流教学心得、探索教学实 践、提升专业水平搭建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研讨主题与课题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四、研讨形式 1、优秀论文评选。要求每个教研组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结合学科教学 特色,在积极参与《2019 年平凉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师“新方案、新课标、新课 堂、新高考”》培训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师紧扣提升课堂 教学效益积极撰写论文、教学反思,每位教师能够参加其中 1 项或 2 项评选。

  参选论文的稿件,语数外教研组很多于 5 篇,其他教研组很多于 2 篇,多 交不限。

  2、课题成果交流。教研组长(或参与教师)在紧扣研讨主题,结合本学科 在教学中存有的突出问题,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撰写理念新质量高,富 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研讨材料,在大会上做交流发言

  3、举办专家报告会。聘请校外专家教师作专题报告。

  五、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崔静荣 副组长:王 刚、王继红 组 员:张多顺、胡汉东、陈 芳、杨学辉、张宽勇、魏小勇 2.文科类论文评选组 组 长:胡汉东 成 员:陈 健、李林科、马晓文、韩少华、柳国强 3.理科类论文评选组:

  成 员:宋天生、杨乐天、王康宁、豆强红 4.大会交流材料评选组(分文科组和理科组分别实行大会交流):

  评 委:

  文科组:

  组 长:陈 芳 评 委:王成锁、厚卫东、马维恩、马红强、贾 文 统 分:周文岐、王有兄 理科组:

  组 长:张多顺 评 委:贾 旭、受升虎、惠鹏军、郭世斌 统 分:陈万琳、杨安军 联 络:李健丽 统分成员与职责:

  1.统分、填写评选报告单;

  2. 书写教研组获奖证书 五、组织机构 教研中心、教导处 六、组织原则 本着“重参与、集智慧,提质量、求效益,能借鉴、促发展”的基本原则, 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教研中心统一筹划、教导处督促落实,各方同心协力、 各司其职,确保研讨会圆满成功。

  七、时间安排 1.论文及教研组大会交流材料撰写时间:第 12 周~第 19 周。

   2.论文及教研组大会交流材料上交时间:第 17 周。

  3.优秀稿件初评时间:第 20 周。

  4.大会交流材料修改完善时间:寒假。

  5.大会交流时间:2019~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初(详细时间另行通知)。

  八、评选与奖励办法 1.优秀论文评选。由教研中心组织成立评委组,在相似度检测(原则上不超 过 0.3,请相关论文撰写者注意检测)的基础上,以匿名的形式实行量化打分, 评选出优秀论文。优秀论文(教学反思)评选分文理学科按照上交稿件三分之 一评奖,分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

  2.大会交流材料评选。在大会交流同时,教研中心、教导处组织评委实行现 场量化打分。大会交流材料分一二三奖,颁发证书。

  九、事项说明 1.所交论文,必须来源于教学一线,符合我们学校实情,保证原创,杜绝下 载、抄袭或拼凑。

  2. 大会交流资料字数以不超过 3000 字为宜。每位代表发言时间原则上不超 过十分钟。为了保证交流效果,老师发言时要辅以清晰简洁的 PPT。

  

篇八: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篇九: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普通高中适应新高考改革情况汇报范文

  普通高中适应新高考改革情况汇报范文 尊敬的 X 主任、各位副主任:

  按照《XX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指导

  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和全省高考综合改革推进会议精神,我县在加快 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建设方面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通过明确分 工、落实责任、订立目标、强化监督等一系列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 2014 年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等地试点,现已经完成。根据《国务院关 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 号)、《教育部关于 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 号)、《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XX 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x 府发〔2016〕20 号)等文件要求,最迟 2020 年将在全国推行。其中最大变 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高校招生的改革。新高考“多元录取”背景下,自主招生、综合评 价招生、高校专项、保送生等自主选拔,成为名校招生的主流方式。近年来, 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断扩大,2018 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相比 2017 年增加近 XX 万考生,增幅达 XX%。选拔录取“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成为一流高校自主招生的核心。自主招生以北大、清华等一系列名校为主, 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享受降低 10 分至 60 分录取的降分 政策。仅是学业突出的学生,不再作为自主选拔录取的生源主体。

  1/8

   二是高考教学的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是 3+X,也就是语、数、外加文 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新高考改革后,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科目调整为“3 科统一高考科目+3 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 的语、数、外 3 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 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 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 3 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必考科目 加选考科目组合多达 20 种,外语“一年两考”。“一生一课表”“一师一课 表”的新型上课模式必将发生大的变化。学校授课模式除原有的行政班外, 还将增加新“选课班”,班数在原有行政班的基础上,增加比例为 1:1.2, 最高达 1:1.5。借助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实施新高考下的教学管理已成 必然。

  二、基本情况 XX 全县有普通高完中 XX 所,其中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XX 所(XX 中学),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XX 所(XX 中学、XX 中学),一般普通高中 XX 所(XX 中学、XX 中学)。现有教职工 XX 人(专任教师 XX 人),普高教学班 XX 个,普高学生 XX 人,生师比 XX:1。全县普高学校占地面积 XX 万平方米, 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XX 万平方米,体育运动面积 XX 万平方米,教学仪 器设备资产总值 XX 万元,计算机 XX 台,生均计算机数量 XX 台,图书 XX 万 册,生均图书 XX 册。

  三、工作推进情况 (一)党政重视。县教育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了国家、省、市关于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常委、政法

  2/8

   委书记刘仁政多次深入教育局及各普通高中学校实地了解情况,分析存在的 困难和问题。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投入 XX 余万元,为全县各普通高 中配备了仪器设备。

  (二)认真谋划。为了确保新高考顺利实施,切实做好新高考综合改革基 础条件保障工作,根据《XX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 障条件的实施意见》精神,我局分别深入全县 5 所高完中开展实地调研,针 对基础建设、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等方面,对照标准梳理存在的问题,制定 《XX 县普通高中适应新高考改革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规划》。我县按照省、市 的统一部署,围绕 XX 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分步骤有序推进新高考 综合改革基础条件保障工作。

  (三)加大投入。一是落实了考试保障条件建设。采取一次建设,分期付 款的方式,已投入 XX 万元,用于标准化考场建设。全县共建设 XX 个考点, XX 个考场(含职中 XX 个),一个指挥中心,目前已全面完成。二是加快办学 条件的改善。投入资金 XX 万元,用于 XX 中学、实验中学、龙台中学、仓山 中学办学条件改善,主要包括教辅用房、生活用房建设,完工面积 XX 平方米。

  (四)强化培训。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 号),学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和理 念,加强对选课走班制情况下教学管理、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的研究, 认真分析我县普通高中学校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教育局安排组织分管 副局长、业务股室负责人,各普通高中学校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 参加各级各类关于新高考的培训,先后组织 XX 余人次赴北京、河北、上海、 浙江、江苏、长春等地进行考察,学习新高考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我县应对

  3/8

   新高考做好准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现有办学条件不能满足新高考改革的需求。

  近年来,义务教育在实现“普九”任务后,把发展目标定位在着力提高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上,我县 2017 年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

  县政府把地方有限的财力大多投入到义务教育阶段,提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 展水平。多年来,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未安排普通高中建设专项资金,县财 政用于高中建设的资金也十分有限,高中教育主要依靠自身“造血”功能来 维持正常运转,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尤其在学生食 宿条件、学校实验设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生活动场地等方面与国家标 准还存在一定差口。为满足新高考教育教学需要,经测算,XX 中学需新增教 学及辅助用房 XX 平方米,XX 中学需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 XX 平方米,XX 中学 需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 XX 平方米,XX 中学需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 XX 平方米, XX 中学需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 XX 平方米。

  (二)普通高中学校原有内设机构已无法满足新高考工作需求。新高考改 革打破了原有文理分科的二元班级体系,选课走班的新型行课模式将取代传 统的行政班制,“一生一课表”“一师一课表”将会是选课走班模式下的必 然,课堂、学生的高自由度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原有以教导处、 政教处为负责部门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高考下的教学管理要 求,必须借助专业化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管理,才能有效保证 新高考下教学的有序开展。同时,新高考背景下课程的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的改革也要求学校加强课程开发、深化课堂教学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

  4/8

   系建设,为学生生涯规划、综合素质评价等形成多种形式的专业支持。现目 前,我县各高中学校均没有设立专业化的信息管理机构和教学研究机构,难 以满足新高考改革的工作需求。

  (三)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性缺编。目前,全县 XX 所高完中平均生师 比为 XX:1,按照生师比标准 XX:1 测算,全县 XX 所高完中共缺教师 XX 人, 预计三年内退休 XX 人,缺口为 XX 人。选课走班将带来地理、生物、历史、 体育、艺术等学科结构性缺编。

  (四)教学仪器设备缺口较大,教育信息化水平滞后。按《XX 省教育厅关 于印发<XX 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通知》(x 教〔20xx〕61 号) 标准要求,我县普通高中教学仪器设备缺口仍然较大,实验室仪器设备及音 体美卫器材缺口为 XX 套,计算机缺口为 XX 台。同时,各学校校园网络系统 标准较低,没有建立学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库。新高考改革下,对学校信息化 要求极高,基础性、支撑性的信息技术平台的搭建、试验和使用显得尤为重 要。新高考改革牵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选课走班,如何让大量人 流有序流动,实现精准管理,是学校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选课走班系统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平台。含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系 统、学生选课平台、排课平台、教学资源评估系统、课堂考评系统、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生涯规划系统、网上择师平台、导师志愿 平台等,需资金 XX 万元;2.电子班牌系统。含电子班牌、电子班牌管理系统。

  全县 XX 所普通高中共 XX 个班,需资金 XX 万元。3.走班考勤系统。含走班考 勤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涉及 XX 余名学生,需资金 XX 万元。4.校园网及 机房服务器。含数据中心服务器、数据中心存储设备、核心交换机、汇集交

  5/8

   换机、接入交换机、出口网关、防火墙、网络布线、辅材、施工费等,XX 所 普通高中共需资金 XX 万元。

  四、对策及建议 (一)成立推进新高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的 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有力有序推进我县高考改革安全、稳定实施,建议成 立 XX 县推进新高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教育 县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 局、县人社局、县委编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高完中校长。

  (二)增设符合新高考工作需求的高中内设机构。一是为各普通高中学校 设立“教科室”,对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等多个方面进行专 业化研究,加强课程发展、深化课堂教学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系建设, 为学生生涯规划、综合素质评价等形成多种形式的专业支持。二是为各普通 高中学校设立“教育技术中心”,履行学校对教育技术装备的规划、管理、 指导和技术服务的职能,用以解决选课走班模式下的教学组织管理与信息化 建设,保障新高考改革下教学的有序开展。

  (三)加大普高基础能力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校硬件投入, 争取各类建设资金,结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按照新高考的要 求,多渠道争取资金,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新高考改革顺利实施。根据 走班选课的基本需要,在现有教室的基础上,按 1:1.2 的比例增加教辅用房, 经测算,我县 XX 所高完中需增加教学及辅助用房 XX 余平方米,需资金 XX 万 元。

  (四)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应对新高考改革对学科

  6/8

   专任教师的需求,要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储备一批紧缺学科的专任教师。积 极创造条件,努力吸纳优秀人才,引进县外的优秀教师,为 XX 教师队伍不断 地注入新的力量。计划共用三年时间,补充 XX 人。2019 年补充 XX 人(考试 招聘 X 人,考核招聘免费师范 X 人,先调 X 人,人才回引 X 人)。2020 年补 充 XX 人(考试招聘 X 人,考核招聘免费师范 X 人,选调 X 人,人才回引 X 人)。

  2021 年补充 XX 人(考试招聘 X 人,考核招聘免费师范 X 人,选调 X 人,人才 回引 X 人)。同时,针对选课走班带来的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问题,通过加大 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实施“县管校用”和“购买服务”等办法,加大县域内 教师统筹交流力度,对高考综合改革教师队伍予以保障。

  (五)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及数字化资源配置水平。新高考改革需要学校要 建立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学生的选课系统、教师排课系 统、课堂管理系统和师生综合评价系统等,这需要借助人工智能进行有序管 理。因此,必须提高普通高中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水平。首先,要加大经费投 入力度,建设智慧校园,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班牌、电子课表、传感 感应装置等全覆盖。其次,整合多方力量,如普高+高校,普高+公司,普高+ 科研院所等模式,加快新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开发和运用,为选课走班管理 提供便捷和精准支持,为学生多元选择提供依据和指导,为学生个性化发展 提供方向和保障。根据《XX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 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 标准>的通知》(X 教〔20xx〕61 号),我县 XX 所高完中还需配备实验室仪 器设备、音体美器材配置设备 XX 套,需资金 XX 万元;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系统 XX 套,需资金 XX 万元;计算机 XX 台,需资金 XX 万元。

  五、具体实施规划

  7/8

   (一)2019 年 XX 月已完成标准化考场建设 XX 万元。

  (二)第一期第一阶段建设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系统。包含选课走班、生涯 规划大数据平台,投入资金 XX 万元。计划 2019 年 12 月底前完成。

  (三)第一期第二阶段配置教学设备设施。包含计算机、实验教学设备, 投入资金 XX 万元。计划 2020 年 3 月底前完成。

  (四)第二期为 XX 中学计划建设教学教辅用房及设备设施,投入资金 XX 万元。计划 2020 年 8 月底前完成。

  (五)第三期为 XX 中学、XX 中学、XX 中学、XX 中学建设教学教辅用房及 设备设施,投入资金 XX 万元。计划 2022 年 12 月底前完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 们及时删除。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本着想要分享的目的 与大众交流,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 谢!

  8/8

  

推荐访问:新课程 新教材 工作方案

热门排行Top Ranking

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军队战斗力损耗的新变化

关键词:军队;战斗力损耗;新变化军队战斗力的结构,是战斗力各要素间的结合方式和相互关系。军队战斗力的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

问题及整改措施 (2) 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精品文章《问题及

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 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在认真

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 关于警察的诗朗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关于警察的诗朗诵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疫情防控赞美警

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 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纳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

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简报第2期申扎县中学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篇1敬爱的党组织:我是一个普通年轻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