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及脑脊液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了联合检测血浆和脑脊液D-二聚体含量(D-D)与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脑系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例,选择30例同期到我院就诊的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ysmex CA-550)上同时测定空腹血浆及脑脊液D-二聚体浓度含量。结果 ACI患者血浆和脑脊液D-D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D-二聚体浓度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脑梗塞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脑脊液;D-二聚体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65-01
D-二聚体是唯一直接反映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的重要指标,是无创伤性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可作为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是血栓被溶解的直接证据[1]。近年来国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D-二聚体含量的报道较少。本文探讨了联合检测血浆和脑脊液D-二聚体含量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D-二聚体含量测定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及质控品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在Sysmex CA-550血凝仪上测定。
1.2 入组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标准[2],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脑系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例,病例均急性起病,有明确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体征,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贫血、肿瘤,凝血功能异常、血液病、心脏疾病,感染、一月内未服用抗凝血药及影响纤溶活性药物。
1.3 实验对象 随机选择2011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例为实验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3±8岁。选择30例同期到我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18名,女12名,平均年龄62±6岁。
1.4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早晨空腹血浆,抽血后,平卧静息10分钟采集脑脊液,血液标本用专用血凝管+1.8毫升血液均匀,35000r/min离心20分钟,取分离血浆。血浆和脑脊液标本1h内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ysmex CA-550)上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各组间数据统计采t检验,结果以χ±s表示。
2 结 果
联合检测脑脊液和血浆D–D含量的结果见表1,急性脑梗死组检测脑脊液和血浆D–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3 讨 论
急性脑梗塞(ACI)是常见的高凝性疾病,其生理过程是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变化。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纤溶活性增强,大量研究表明,D-D检测的应用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脑血管病的预测及预后判断,研究已证实,D-二聚体与静脉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急性脑梗塞时检测D-D的变化,不仅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作为ACI溶栓治疗疗效判断的实验室指标[3]。在脑血管疾病时D-二聚体的水平的变化报道不一。文献报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周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即明显升高,2周后持续增高。Takano等认为脑梗死病人,在发病时血浆不一定立即升高,几天后才开始升高,本文结果提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时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就开始明显升高。
本文通过对30例健康对照组和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及脑脊液中D-二聚体含量联合检测以研究其水平变化与ACI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CI患者脑脊液和血浆D-D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可能因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氧、缺血致使血脑屏障的功能遭到破坏,血脑屏障透过性增加,血浆中D-二聚体更加容易透过而导致脑脊液含量增加。本文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越高,体内呈高凝状态的程度越重,纤溶活性也随之增高[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动态联合测定血浆及脑脊液D-二聚体浓度,对AC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溶栓治疗的疗效判断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及时调整都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且因该项指标标本采集方便、操作快速、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临床易于大力推广,联合检测二项指标对脑梗塞的预防、溶栓治疗疗效评估和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9):1007-1008.
[2]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7.
[3] 陈涛,王一萍,血浆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
[4] 陈涛,王应良,王一萍,等.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13,21(5):560-563.
下一篇:褪黑素的生理功能及主要的食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