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慢性咳嗽患者78例,其中男35例,女43例,病程3周~05年,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方法与入选标准:入选患者一般咳嗽时间>3周,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伴咽部痒感,或经常做清嗓动作,询问病史,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耳鼻喉专科检查:咽部黏膜血管扩张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慢性充血,部分有黏液分泌物附着。胸片检查排除呼吸系统疾病。鼻窦CT检查33例提示有慢性鼻炎、鼻窦炎。故将刺激性干咳45例归为变应性咳嗽(AC),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刺激引起之咳嗽归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治疗方法:将用于治疗咽炎传统中草药金银花、鱼腥草、野菊花、黄芩等加减配伍,用现代工艺煎制成汤剂备用。两组均采用超声雾化给药方式:10ml中药加10ml生理盐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注射用盐酸氨溴索15mg,两组咳嗽剧烈者前3天加入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mg),第4、5天酌情减量至停用。鼻窦炎患者同时给予病因治疗。以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时行疗效评估。
结 果
①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提示显效,咽部检查咽后壁黏膜血管扩张消失,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无明显充血,咽后壁无分泌物附着;②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提示有效,咽部检查咽后壁黏膜血管扩张基本消失,淋巴滤泡明显减少,仍慢性充血,咽后壁无分泌物附着;③咳嗽症状无明显缓解视为无效,咽部检查同治疗前。见表1。
讨 论
2005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简称指南)的慢性咳嗽定义为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咳嗽时间≥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此定义包括了临床症状、病程、检查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如果患者伴有明显的气促、呼吸困难、咳血、发热等症状,或胸部X线检查发现明显的阴影、空洞、容积改变等病变,均不属于指南界定的慢性咳嗽范畴。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思路:①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喉和消化系统检查;②根据病史选择有关检查,检查由简单到复杂,先常见病,后少见病;③条件不具备时,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治疗;④根据治疗反应确定咳嗽病因,治疗无效时再选择有关检查。
以往慢性咳嗽患者多就诊于呼吸内科,但最新病因学研究结果显示,真正属于呼吸科疾病仅占60%,耳鼻喉、心血管、消化系统,甚至神经外科疾病都可引起或表现为慢性咳嗽,国外关于慢性咳嗽组织病理学研究证实慢性咳嗽时的气道炎症可能由咳嗽损伤所致,这提示气道炎症会引起持久性咳嗽,反过来持久性咳嗽又会引起或加重慢性炎症,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休息,作为耳鼻喉科医生在日常诊疗中对这一临床症状给予足够重视,排除其他科室因素,积极寻找本科病因:鼻炎、鼻窦炎局部分泌物刺激咽部黏膜产生的PNDS;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过度使用抗生素后,大气污染、气候改变导致AC等均为常见病因。
传统中药鱼腥草、金银花、野菊花在中药方剂中属清热解毒,黄芩有清热燥湿功效,它们配伍使用达到清咽利喉作用,避免使用抗生素;盐酸氨溴索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黏液溶解剂,可调节浆液与黏液的分泌,稀释痰液,可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促进纤毛摆动,增加黏液清除系统功能,同时有抗氧化作用,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变态反应,减少过度炎症。在给药方式上,利用雾化器对气体射流的原理将液体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气流中,吸入气道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减少了全身给药的不良反应。本组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氨溴索与中药联合通过超声雾化给药提高了疗效,同时又节省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洪明,徐军,钟南山.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1,21:85-88.
2 赖克方,钟南山.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
3 赖克方.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谈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